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作業Dada Art Movement History - "Dada on Tour"

問題一

how does one achieve eternal bliss?
(7:43)
要怎樣才可以追求永恆的幸福?
達達主義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等等。這場運動的誕生是對野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一種抗議。達達主義者們堅信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種價值觀是一種僵化、呆板的壓抑性力量,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上,還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維基)
達達是一種精神,厭世的處事態度,因為不追求文藝復興的完美且制式化的藝術理念,創作隨性且沒有限制,最知名就是杜象的馬桶,大家的審美藝術受到衝擊,達達主義家卻不受到任何影響和批評,繼續他們的達達。
若繼續毫無意義的達達創作的話,不用顧慮他人批評你的作品怎樣,隨意的創作,自己高興即可,成為這樣的創作者的話,我想這樣就是一種永恆的幸福了!



問題二

how does one become famous?
(8:23)
要怎麼做才會成名?
影中片描述:「達達,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總統。」
這跟當代科技有關:電報。電報是只要有牽纜線,只要有纜線的地方就可以輕鬆的傳遞電報,輕易的跟全世界接軌,成名只是你想不想的和願不願意做問題。
加上達達主義被快速地散播出去,透過新科技、戰亂的人潮,資訊流動快速,達達正是當時最熱門且轟動的話題之一,搭著達達主義的便車,我相信,出名並不難。


問題三

with noble gesture and delicate propriety,
till one goes crazy, till one loses consciousness
藉由高貴的姿態和精美的禮貌,直到某人瘋狂直到某人失去意識

影片中表示:「達達是可以透過表演來自我主張暗示自我蛻變的藝術。」
達達是一種文藝思潮,範用各種類型的藝術上面,因此許多表演藝術是受到達達主義的啟發,上次課程中老師所播放的鋼琴家表演,就是這種「with noble gesture and delicate propriety」,但那位鋼琴家卻沒有任何表演,他跳脫在台上一定要表演鋼琴的概念,他不偏表演,但在達達主義的影響下,不表演鋼琴的表演,卻受到熱烈的歡迎。



我的觀點:(在1920年代的藝術家跟當代的媒體所產生的關連或藝術史上所產生的影響。)

當時的時空背景下,藝術家和媒體是相輔相成的,媒體因為科技的關係進步了許多,藝術家像是媒體的使用者,良好的運用媒體帶來的影響力,帶動歷史的演進。歷史是藉由許多元素而被記錄下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就是歷史的概念之一,不只是政治家會影響歷史,我們所討論的藝術家和媒體都會影響歷史。

以達達來說,他影響歷史很大一部分,不只藝術方面:

柏林
德國的達達主義運動並不如其他國家的達達主義運動那樣「反藝術」,而是具有非常顯著的政治和社會變革色彩。德國的達達主義者熱衷於發表煽動性的宣言,動用宣傳和諷刺的力量,發動大規模的公眾示威和政治活動。
1918年2月,理察·胡森貝克在柏林第一次發表關於達達主義的演講,並在同年年底發表了一篇達達主義宣言。漢納·胡赫和喬治·格羅茨用達達主義的觀點來表達對戰後共產主義的同情。格羅茨和約翰·哈特菲德在這一時期共同發明了「攝影蒙太奇」技術。藝術家們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刊物(都很短命),並在1920年舉辦了一場達達主義的國際展覽會。
柏林的達達主義運動內部矛盾重重。庫爾特·施威特斯糾集一些其他藝術家脫離了柏林的達達主義組織。施威特斯遷至漢諾瓦,並在那裡發展了更具個人風格的達達主義。

科隆
1920年,馬克思·恩斯特、約翰奈斯·西奧多·巴爾傑德和阿爾普在德國科隆舉辦了一場廣受爭議的達達主義展覽。這場展覽的核心觀點就是藝術的虛無性和反中產階級價值觀。

紐約
在一戰期間,美國紐約也和蘇黎世一樣成為大批流亡藝術家和作家棲身的場所。從法國流亡美國的藝術家馬塞爾·杜尚和弗朗西·畢卡比亞結識了美國藝術家曼·雷。1916年,這三人成為美國「反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曾經留學法國的美國藝術家比阿特麗斯·伍德後來也加入了這一團體。


紐約的藝術家們並沒有以「達達主義者」自居,他們也從未發表過任何宣言或組織過任何政治活動。然而他們卻通過自己的出版物對舊的藝術和文化體系進行大肆的炮轟,這些出版物包括《盲人》、《紐約達達》等。在這些刊物中,他們將舊的藝術譏稱為「博物館藝術」。
在這段時期內,杜尚開始以現成品來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並參加了「獨立藝術家社會」組織。1917年,他發表了著名作品《泉》,是一個寫有「R. Mutt」字樣的小便池。然而這幅作品卻被「獨立藝術家社會」組織拒絕。
畢卡比亞對歐洲的出訪加強了紐約、蘇黎世和巴黎的達達主義組織之間的聯繫。他曾連續七年堅持出版達達主義期刊《391》。這本期刊從1917年至1924年在紐約、蘇黎世和巴黎出版。
到1921年,大部分藝術家遷至巴黎。在那裡,達達主義迎來了最後一個高峰並走向終結。

巴黎
法國的先鋒派藝術家一直和蘇黎世的達達主義者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查拉就和包括阿波利奈爾、布勒東在內的法國作家、評論家和藝術家長期保持通信。
巴黎的達達主義運動高峰出現在1920年。這一年,達達主義運動的很多元老來到巴黎。受查拉的影響,巴黎的達達主義者們也發表宣言,組織大規模示威運動,進行舞台表演並出版了大量的刊物。
達達主義的作品第一次出現在巴黎公眾的視野內是在1921年的「獨立藝術家沙龍」上。讓·克羅蒂和其他達達主義者們展覽了自己的作品。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Linder Sterling拼貼藝術

蒙太奇是拼貼藝術的一種,只是他表達出濃濃的諷刺。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5/oct/07/linder-sterling-art-punk-feminism-performance-art

http://www.blumandpoe.com/artists/linder

http://www.evoketw.com/linder-sterling拼貼藝術-設計師richard-nicoll好愛.html

看著一朵的花、一株植物的嫁接,可以讓人聯想到器官移植。

花移植到女性器官上,原本的器官,就必須要被摘除。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麥克魯漢

書名:數位麥克魯漢
作者:保羅・李文森


麥克魯漢的金典名句——「媒介即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塑造了為當代對媒介的基本認知。 
麥克魯漢的媒體觀:媒體是人體的延伸。媒體就是信息。媒體有「冷」「熱」之分。媒體導致社會變動的最強大力量,意思是人們理解一個訊息時會受到其傳播方式的影響,傳播媒介的形式本身早嵌入了該訊息當中,訊息跟其傳播媒介之間有著共生關係。 強調獲得訊息的方式比訊息內容本身更來得重要、更有影響力。 並提出傳播科技不僅可以引起人類感官能力變化更可以促進社會結構的變化,並引發了對於媒介科技的研究。(維基百科)

我們就要轉進麥克魯漢整個思考體系的中心,也就是他最著名卻最少人了幾的見解:「媒體即訊息」。他說的著句話,原本是要世人注意他提出來的義則命題:就算只是選擇要用哪異種媒體,基於社會之影響,便遠大於怎麼用那媒體。(p26)這世上根本無所謂「沒有內容的媒體」,因為,沒有內容,不成媒體。(p26)

若就以針對媒體的部分來說,作者反駁大多數大家對麥克魯漢的內容闡釋:媒體即訊息,因此內容不重要。但是作者提到,沒有內容便沒有媒體。實質上的重點是內容,而媒體只是去包裝和行銷這個內容的工具,不管是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電視、電子書等等,亦或是那個年代的書報、收音機、電報等等。內容不會因為媒體的改變而改變,我在猜會有很多人誤解是因為內容會隨著媒體的形式而造成呈現方式的不同。從口耳相傳到文字甚至到影像的時代,對於內容的傳遞方式造成一波又一波的革命,在沒有影像之前,對於這些訊息內容大眾只能去想像去幻想,現在科技來到了影像的世代,可以直接透過影像去了解訊息所要呈現的畫面,不需要透過想像,可以直接看到最接近真實的畫面(最真實莫過於親眼所見)。

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

書籍: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

作者:Jonathan Crary


書裡面開始描述沒多久,作者開始提到「視覺虛無主義」。作者在《觀察者的技術:論19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書中提到目前我們的當下:「如此繁多異變之視覺重置技術的當下:『電腦動畫、機器影像辨識、光跡定影、材質貼圖、動作控制、虛擬實境頭盔、核磁共振造影以及多光譜感測器。』」(P4)代表說隨著科技的進步,Jonathan Crary意識到未來的媒體趨勢,提到說眼睛所看的這些許多後製而成的影像,像是photoshop或是濾鏡特效所改編而成的影像;改圖的技術力量是不可測的,可以直接完美的把他人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背景換掉,更甚至可以做假,這種「虛無」我認為Jonathan Crary認為帶來的負面性比較大,但我不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改圖還是取決於人,人的動機是否正向才是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解決方式。Jonathan Crary可能在媒體起飛的時代,會把不確定的未來預知的令人畏懼去警惕世人吧。

參考了網路上的資料,在Jonathan Crary勾勒出來的兩種視覺虛無主義圖譜中,前者是一種「連續性」(continuity)的論述策略,認為在歐洲視覺文化史中,一直延續著文藝復興模式的寫實主義傳統,從暗箱(camera obscura)、攝影到電影,都在支持這種傳統的寫實主義的再現式視覺文化;後者則是現代主義視覺藝術與一般現代性的「斷裂」(rupture)論述,這種說法認為從馬內、印象主義與後期印象主義,一種新的視覺再現與知覺模式浮現,包括前衛藝術的視知覺革命,都以實驗之姿與文藝復興的寫實傳統決裂,呈現另一種再現模式,或者根本「毀壞模型與拷貝」,進入非再現的視覺擬像場域。P6-P10(參考網路的資料)我認同他的說法,後製過後的東西就不是原本的東西了,他被加入其他的元素,並而呈現不同的風貌。

我覺得整本書讓我最深刻的論點是:觀看時,我們總是在既定的可能性裡,深陷於一套習慣與限制當中。
Jonathan Crary表示:「觀察者不僅只是以眼睛觀看,更是在整套預先設定的規範中觀看,
而穩定的嵌合於此系統之中」也就是說,我們觀看事物的同時,不是絕對客觀的,這些主觀的因素影響很深。人總是在既定的可能性裡,深陷於一套習慣與限制中。若思考的模式不變的話,便很難突破那點困境。而我自己認為,與他人討論和多方面的閱讀是最可以改善這樣困境的方式。與他人討論就是比較互動式;閱讀是細讀那個人的觀點,進而去思考,若找了10個不同作者的人生哲理,就可以吸收他們的精華所在。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andy warhol

一.為什麼andy warhol很重要?

他的藝術模式令人讚賞,最後在眾多的藝術家中脫穎而出。我認為普普藝術造就了andy warhol,普普藝術是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發展,而andy warhol就是此藝術的代表。

二.為什麼是大藝術家?


根據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一書中提到普普藝術的興起之中,談到為什麼每次歷史上提到普普藝術就一定會有andy Warhol此人:「當時,美國正執世界的政治、經濟隻牛耳,年輕的藝術家試圖擺脫歐陸文化包袱,以建立真正的美國本土化藝術。但這個思維的基點是建立在坦率、直接與粗俗的自信上,內容則是反映大眾對物質的消費經驗。沃荷先是受到同濟藝術家的啟發,他嘗試在畫布上撒尿,但不成,轉畫鈔票、可口可樂、湯除罐頭,最後,在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自殺消息傳出時,他立即大量印製瑪麗蓮夢露的畫像,並因此殿定其風格。在諸多以大眾文化為主題的藝術家中,沃荷終於以最潔癖及最徹底的執著精神,奪下『普普之王』的冠冕。」(P27andy warhol在眾多藝術家中,成就最高,成為了歷史上普普藝術的大藝術家。